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皇子造反-《墨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长安城安居乐业,罪犯全部流放到突厥,他最大的任务就是抓个小偷小摸,却没有想到竟然闹出了如此风波。

    “韩夫子可曾知情?”墨顿皱眉道。

    曹力连忙摇头道:“在下哪里胆敢让韩大人知晓,韩大人公正无私,如果按律审理还不知道牵涉到什么,下官只好提前上报墨大人。”

    “你去将其秘密看押,本官亲自审问。”墨顿郑重道。

    随即,墨顿亲自来到小偷面前,郑重道:“本官乃是长安令墨顿,从现在起,你要将你知道一五一十的给本官交代,或许能够救你一命。”

    “墨家子!”小偷不由一震,他没有想到竟然是墨家子亲自审他,当下心神失守,将所有的经过一五一十的交代。

    “小人听闻辩机高僧房中有宝贝,一时之间犯下贪念,这才酿成大错,还请墨大人恕罪。”小偷痛哭流涕道。

    “辩机!”墨顿听到小偷的叙述,这才确信真的就是高阳公主案。

    “等等,你是说此事听人提起。”墨顿不由一顿道。

    “不错,小人正在吃酒,朦胧中听人提起,这才心生贪念。”小偷肯定道。

    “看来此事还有第三者,借刀杀人之计可谓是炉火纯青,长孙无忌好毒的手段。”墨顿冷哼道,辩机和高阳公主偷情,自然不可能自己败露,最有可能得知此事的只有一个嫌疑,那就是长孙无忌。

    “此事冷处理,将此人秘密关押,没有本官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靠近,包括韩夫子。”墨顿下完命令之后,立即拿起证物亲自入宫禀报。

    是夜!天子一怒,长安震动,长安城禁卫四出。

    佛家高僧辩机畏罪自尽,佛家再次受到打击一蹶不振,高阳公主入献陵为长孙皇后守墓,终生不出,长孙无忌被迫辞官,归隐长孙府。

    而真正让李世民心痛的是,跪在他面前的吴王李恪。

    “朕对你不薄,封你为吴王,赐你封地,你为何要反!”李世民怒斥道。

    他没有想到玄武门事变再次上演,他终其一生都在厚赏各个皇子,避免当年李渊偏向李建成之悲剧,甚至不惜封王封国,最后吴王李恪竟然要反他这个帝王。

    吴王李恪却是一脸平静道:“孩儿身负前朝血脉,父皇可以容得下孩儿,然而太子和晋王未必能够容得下孩儿,满朝开国功臣未必能够容得下孩儿,孩儿不得不反。”

    在吴王李恪心中,他不反也是死,反了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,他一直在潜心准备,没有想到竟然因为一个小偷最终暴露。

    李世民豁然心中一痛,但是他却无言以对,毕竟李恪所言并非虚假,想当初他玄武门之变的时候,做得更绝。

    “来人,将吴王幽禁,没有朕的命令,不得迈出吴王府半步。”李世民下令道。

    “是!”顿时一众侍卫听令,将吴王李恪押了下去。

    “逆子!”李世民怒吼一声,顿时怒火攻心,随即感觉身体一阵虚脱,头痛症再次发作。极为难受。

    “来人,快来御医!”在一旁郑充华连忙扶起李世民,口中焦急喊道。

    很快,大批的御医前来,这才堪堪将李世民的头痛症稳住,但是依旧需要卧床休息。

    “父皇病了!”

    晋王府中,李治大吃一惊道。

    吴王李恪造反之事,虽然已经被朝野封闭了消息,但是李治却早有所闻,他没有想到高阳公主竟然带着长孙府的力量倒向了李恪。

    “晋王殿下,吴王殿下造反,定然打破目前的格局,陛下为了社稷稳定,定然会彻底灭掉其他皇子夺储之心,此刻既是晋王殿下最危险的时候,也是晋王殿下绝佳的时机。”纥干承基低声道。

    李治心中点了点头,他知道他之所以能够还呆在长安城,一方面是表现的纯孝之心让李世民不忍,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仅仅是太子之位的备选而已。

    “不能再等下去了,再等下去,本王恐怕真的要去晋阳就藩了,那本王将没有一丝机会了。”李治心中一狠的。

    纥干承基露出一丝冷笑道:“想要扳倒太子殿下,那就必须扳倒太子心腹,称心,据在下所知,称心经常跟随太子殿下左右,同吃同住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说称心和太子殿下有丑事。”李治眼睛一亮道。

    纥干承基冷笑道:“有没有重要么,关键是有此丑闻,李承乾还能占据太子之位么?”

    李治顿时心中狂喜,试问一个太子要是传出龙阳之好的传闻,那他有何颜面还能占据太子之位。

    “如今关键是如何让此丑闻传遍皇宫。”纥干承基皱眉道。

    李治露出一丝冷笑道:“此事简单,本王宫中有可靠之人,定然会将此事坐实。”

    随着李治秘密行动,整个皇宫很快流言四起,太子李承乾宠幸称心,在皇宫内外人尽皆知。

    “简直是岂有此理!”

    正在病榻上的李世民听闻此事,顿时暴跳如雷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息怒!保重身体要紧。”郑充华连忙劝道。

    李世民眉头一皱道:“郑爱妃,朕命令你们四妃共管后宫,太子和称心之事,你可曾清楚。”

    郑充华心中一动,斟酌语气道:“臣妾仅仅是听说太子殿下和称心关系莫逆,同吃同住,而且称心乃是太子心腹,太子对其言听计从,然而太子之事牵涉甚大,陛下常常教导臣妾后宫不得干政,臣妾也无法插手呀!”
    第(2/3)页